
5月21日,南充十一中初中部初一年级全体同学和老师在校长易延发的带领下,走出校园,来到学校的综合实验基地,开展了一堂别具一格的“社会实践课”。同学们跨步青山绿水间,脚踩肥土沃壤上,穿梭茵茵果树丛,为综合实验基地更添了一分充满生气的绿色。

清早七点,兴奋而雀跃的少年们便已在上操场集合完毕,在班主任和带队老师的组织下,一行满满九车人,驱车四十分钟,来到了位于龙门街道外的一片郁郁葱葱的果林,这便是南充十一中从前些年开始,经年积累精心打造的学生综合实验基地,如今早已果树漫山遍野,整整齐齐,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。

但这种宏大的美,却是对这群十二三岁的少年真正的巨大考验,如此大的面积,全落在了少年们刚刚能扛的肩上。所以活动前,易延发校长已经提前部署,规划片区,各班“分区承包”,老师们也提前做好了动员。所以面对这样的考验,同学们不但没有任何迟疑,仍然兴奋不减,拿起手中的镰刀,热火朝天地开始为果园除草。

一声令下,各班各组的同学们早已遍布果园的每个角落,同学们分组协作,效率极高,一种集体的力量还激发了各班同学强烈的竞争心态,决心不能落于隔壁班级、对面班级之后。

而更大的挑战也突然来临,天空突然下起了毛毛小雨,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,同学们没有退缩,反正早已挥汗如雨,不如依旧举袖为云。

易校长和老师们,看着同学们那股劲儿,也受到了感染,也加入了活动当中。看到校长和老师们都投入进来后,同学又反被激发,更加卖力。校长,师生,不知是谁影响了谁,悄无声息地互相激励着彼此,人人之间的凝聚力顿时更强了。

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并肩作战,偌大果园的除草任务来到了尾声。同学们从园子里走出来,传来阵阵欢笑,原来是手上,脚上,衣服上全是奇形怪状的泥。大家没想着及时洗掉,因为这些有趣的泥形正是大家劳动、协作的最好证明,也是同学们对保护大自然这种理念的一丝丝印迹。

通过本次活动,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劳作的辛苦,体会到劳动的意义,培养了爱护环境的责任意识,也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,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。被疫情打乱的生活逐渐“复苏”,热爱劳动与大自然的意识将永留心中,播种绿色,一直在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