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们最关心的,是自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,校讯通就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桥梁。可是,新学期开学还不到一个月,骗子就盯上了校讯通,冒充校讯通发送附有病毒链接的诈骗短信。
2016年3月6日,居住在厦门的刘女士收到“校讯通”发来的一条短信:

刘女士一看姓名没错,是自家的孩子,于是点击短信内容链接下载“校讯通”手机APP软件后,可并未安装成功……但随后,刘女士的银行卡被盗刷3810.24元!
骗术揭秘:
获取信息:非法获取家长的手机号码和个人信息
发送短信:假冒“校讯通”发短信给家长
种植木马:家长一旦点击链接,木马病毒立刻植入手机
盗刷账户:拦截手机短信,获取银行验证码后盗刷账户

这是一种典型的通讯网络诈骗手段,落款“校讯通”只是一种吸引用户点击链接的方式。
用户如果点击链接,手机就会被安装上木马病毒,从而导致——
信息泄露!
网银密码、短信验证码等被盗取!
造成财产损失!
还有哪些骗子经常使用的骗局呢?
至少以下这些各位家长朋友要牢记在心!
一、骗子直接发短信或打电话,假称“孩子出事急需医疗费”。这种骗局属于广撒网式的,能骗到一个是一个,因骗子对于孩子的基本情况不了解,经不起家长询问。
二、骗子已经掌握了孩子和家长的部分个人信息,开门见山直呼其名,很容易迷惑。此时,家长再一听说孩子出事了,阵脚大乱,从而中招。即使有些谨慎的家长给班主任打电话核实,但有个细节问题往往会疏忽:老师上课不带手机或者关机。这会给家长一个错觉,孩子真的出事了,稍有不慎就会掉进陷阱。
三、高科技版,也就是刘女士遇到的情况,骗子发送含有木马程序的山寨校讯通短信。由于短信可开头直呼其名,迷惑性极大,家长在不知不觉中中招。
“校讯通”一般都是直接将内容发送到手机上,不会发送链接要求下载,所以学生家长遇到有链接的“校讯通”时就要多留心,及时与学校或老师沟通。同时,千万不要点开来历不明的短信链接。一旦遇到被盗刷现象一定要及时报警。大家一定要记住,收到不明短信链接千万不能随便点开。这类不明短信链接的诈骗手段,还有多种不同的引诱方法,都是抓住了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,让人防不胜防。
编辑:南充市第十一中学